制造业A厂:20柜上架与容量巡检(含全流程SOP与验收)
分类:IDC · 时间:2025-10-06 15:20:16
1. 线索与接触
- 线索来源:官网表单 + 园区转介绍;客户为3C制造企业A厂,计划扩容AI/仿真资源。
- 首次接触(T+0):电话+微信建群,收集《机房基线表》:机柜数、PDU型号、空调、现有负载、上联拓扑。
- 需求澄清(T+1):发送《上架与巡检需求问卷(KH-IT-F-01)》包含:设备清单、上联端口规划、命名规则、停机窗口、入场安全。
- NDA/安全合规:签署《保密协议》与入场HSE条款;指定拍照与日志留痕范围。
2. 现场勘察与报价
- 到场勘察:使用红外仪、钳形表、温湿度计,记录每列机柜“进/出风温、PDU回路电流、可用U位、走线架容量”。
- 勘察输出:《诊断报告(KH-IT-R-01)》包含热点分布、回路不均衡点、走线瓶颈、需增补盲板清单。
- 报价与排期:按工时+材料核价,形成《工作说明书(SOW)》与《项目甘特(5天)》;确定日夜班并与甲方锁定交付窗口。
3. 详细方案与准备
- 编号与命名:机柜/设备/端口全链路编号(如 R3-C12-SRV-07),贴签模板《LAB-STD-02》;颜色区分万兆/IB。
- 回路规划:A/B回路功率预算与均衡,单回路不超过70%额定,目标≤65%。
- 材料清单:光纤/双绞线规格、盲板、走线槽、绑带、魔术贴;备品备件10%余量。
- 开工条件:设备到货清单签收、机柜钥匙、电梯/吊装、夜间窗口、照片留痕权限。
4. 到场实施(Day1~Day5)
- Day1:U位规划落地、贴签、冷/热通道封堵;先上架核心交换与PDU核验,复核走线路径。
- Day2:服务器批量上架;IB A平面光纤布线(含端口来源/去向/编号清单);万兆上联主路径完成。
- Day3:IB B平面布线;做链路抽测(OTDR/Loopback),记录损耗;走线架整理与编号拍照。
- Day4:端口对照100%核对:ToR端口—设备端口—编号三方一致;补齐异常;增补盲板。
- Day5:容量巡检与复测:记录温/湿/电流;回路重新均衡(必要时互换插位);整理交付物。
5. 质量控制与留痕
- 抽检标准:设备抽检≥30%,高风险链路(跨列/跨区)100%复核。
- 照片与日志:每个机柜的“前/后/走线架/回路表”四面照片;异常单独归档。
- 安全:走线全程不使用尼龙扎带,采用可回收魔术贴;不覆盖风孔;不压线不跨路。
6. 交付物与指标
- 《资产台账(SN/U位/回路)》
- 《端口对照表(ToR/上联/编号)》
- 《容量巡检报告(温/湿/电流)》
- 《整改与复测记录》
- 量化结果:出风温度均值下降8℃;最大回路负载64%;端口对照抽检一致率100%。
- SLA:7×24响应;上柜后7天内免费复测一次。
7. 验收与移交
- 甲方现场逐列抽检并签署《项目验收单 KH-IT-A-01》;交付资料电子与纸质各一套。
8. 风险与变更
- 设备批次差异/线缆到货不齐 → 采用“关键路径先行+余量备件”;每日例会同步变更单(VCN-表)。
9. 售后维保
- 每季度容量复测与热成像巡检;重大变更纳入回路再均衡计划。
← 返回案例列表